1、冷链食品目前是有一定的“风险”的,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。因此为了个人生命安全考虑,食用冷冻食品时注意一些问题。
2、并不安全。虽然感觉上是冷冻食物多大温度低,细菌病毒不容易存活,事实却恰恰相反,病毒细菌都普遍喜欢低温,有些恶劣的病毒。偏偏喜欢在低温下生存,看看非典、新冠都是冷天猖獗,再看看近来国外进口的冷冻食品就多次携带新冠病毒就知道了。冷冻食品存放时间越长被感染的机会越多,所以冷冻食品并不安全。
3、食品被冷冻后只要不变质就是安全的。但现实生活中,经常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比如从超市购买的食物在销售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,原料很难保证新鲜、大部分被放进去的食物也无法做好密封处理、家用冰箱门也经常开关、可能还会遇到突然断电等情况,这些都会使冰箱温度发生波动。
4、超市里的冷冻食品安全。在冷冻条件下,微生物不能繁殖,所以无需添加防腐剂,冷冻食品也能保存很长时间。
一般温度为:18-26度,湿度:45%-65%。
主要应该就是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还有致病菌(不得检出)以及保质期的问题。其次就是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。GB 2761-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M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、展青霉素、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。
国家食品质量指标标准,一般包括感官指标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,按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分为几十个专业,分别制定,以确保食品无毒、无害,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,并具有相应的色、香、味等感官性状。
检验内容目前我国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根本要求是安全无毒害。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验时,主要内容包括3点:(1)对食品污染程度的检验,以检验食品样本中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总数和霉菌总数为主,这种检验方式,只能对样本的污染程度做出判断,不能说明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。
标准内容:(一)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、农药残留、兽药残留、重金属、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。(二)食品添加剂的品种、使用范围、用量。(三)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。(四)对与食品安全、营养有关的标签、标识、说明书的要求。
高压冷冻技术( High Pressure Freezing),HPF利用压力的改变控制食品中水的相变行为,在高压条件( 200 ~400MPa)下,将食品冷却到一定温度,此时水仍不结冰,然后迅速解除压力,在食品内部形成粒度小而均匀的冰晶体,而且.冰晶体积不会膨胀,能够减少对食品组织内部的损伤,获得能保持原有食品品质的冷冻食品。
首先,水产品类是最常见的冻货之一。它包括鱼片、虾仁、扇贝等。这些食品具有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蛋白质,并且很容易在家中煮制。另外,肉类冻货也非常受欢迎。牛肉、猪肉、鸡肉是最常见的,可以煮成好吃的汤或炒菜。此外,还有一些进口的冻肉产品,如牛排等,可以制作高质量的西餐。最后是水果类冻货。
有脆皮香肠、腊肉、午餐肉、鱼丸、虾丸、虾饺、撒尿牛肉丸等等。冷冻食品是在零下12度至23度条件下储存的一类食品,包括海鲜、猪、牛、羊、农产品、丸子和糕点、其他肉类、其他农产品以及大量的肉类或非肉类食品。中国火锅节、中国制冷行业大会分别成为火锅行业、牛羊肉行业、冷冻制品行业的顶级节日。